騎車回家時,在門口遇到兩個小男孩,這兩個小男孩常常騎著小三輪車在外面的馬路玩。
「你回來囉!」
「對啊!」我邊停車邊大聲的回他們話。
「你去哪裡了?」小男生A問我。
「去上班啊!」我有點啼笑皆非的看他,每次出門要是遇到他們其中一個人,總會問我要去哪裡。
「你好漂亮喔!」小男生A這句話莫名其妙的冒出來,倒逗得我開心的笑了。
「挖~謝謝!」能夠得到小男生的稱讚還真令我高興。
「你不冷喔?」我伸手碰小男孩B的手臂,他反射的縮了縮。
「我不冷!我有穿外套!」男孩A搶著回答。
我看著他們,然後轉身準備開門,他們在門口外,一搭一唱的問我喵喵在哪裡?又爬上窗戶想要看喵喵。
我進了屋,把喵喵抱出去,讓他們摸了摸,才又再進屋。
小男生B的反應明顯收斂許多,去年暑假,我還曾經跟他們一起玩躲避球,當我被球打到,在旁邊等著別人救我一命,好繼續進場玩的時候,小男孩B還會不斷嚷著:「把球給我,我要救那個大姊姊!」
回家的室友在門口看到我和他們在玩躲避球時還有點傻眼!
那段時間我和他們混得很熟,只要一回家,他們就會在門口大喊著:「大姊姊出來玩躲避球!」
如果我哪天累了,還要躲在房間裡,免得被小朋友發現。(他們還會攬住室友問我回家了沒?)
偶爾我會準備糖果給他們吃,小男孩B的妹妹也曾經進來家裡摸喵喵過,某一次他們一群小朋友在客廳玩的天翻地覆,一直演我看不懂的短劇。
男孩A和男孩B在門口喧鬧一聲後才離開,我聽到他們又再和隔壁的黑人鄰居用英文打招呼!
後來,室友告訴我不要隨便讓小朋友進來家裡,免得東西被偷。我吶吶的說好,覺得有些尷尬!
隔天,小朋友又嚷著要進家裡玩的時候,某小男孩的奶奶出來,又是打又是罵的把小男孩趕回家,奶奶的眼神充滿防備,那種防備就像我室友防備小朋友一樣。
那次之後,我就很少和小朋友玩了,一方面是因為工作繁忙,一方面是我一直對那樣防備的眼神耿耿於懷。 小朋友其實不懂要防備怎樣的人,在他們眼中好相處的、會和他們玩的就是好人,和他們相處很開心,不用想太多。
但那天奶奶的眼神讓我有點受傷,只是很單純的相處卻被弄得很複雜。
當大人這樣告訴小朋友時,其實是在破壞他們誠摯的信任,大人教導他們要戒備、謹慎,要懷疑、要提防!
而我只想享受人與人之間單純的信任!
我喜歡他們的天真,也希望自己能保有自己的天真!
但大人卻總在用自以為式的方式,破壞最簡單的方式,逼得人不得不採取複雜迂迴的方式對待人,真是充滿矛盾的世界!
我喜歡他們的天真……
哪天有機會,我還要繼續跟他們玩躲避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