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台灣本土服裝設計師傅子菁形容這是一個「快速但不真實」的時代。

當遠在國外的朋友透過MSN和傅子菁談起不愉快的事,她很想好好地給朋友一個擁抱,卻無能為力。

這讓她很不舒服,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,怎麼會變得如此虛擬。

~摘錄自『手感經濟_感覺的時尚』

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,怎麼會變得如此虛擬?」這是很多人在接觸網路後的感想。畢竟,觸感是無法被取代的,在網路盛行的當口,尋求被人擁抱般的溫暖與慰藉,竟也成了一種流行。

網路給了人無限馳騁的空間,我們可以在此處連結到遙遠的彼端,只需動動滑鼠,就可一攬南非大漠無限風光;再點一點,就可遁入深海,尋找不知名的魚群和珊瑚……

虛擬的空間,我們也可以有各種捏造的身份;在遊戲裡,你可以一下是斬刈殺伐的勇士,也可以是老謀深算的商人,更可以是美艷動人的女子。

 離開網路,回復現實,你也許等會還要去買菜;老闆還等著你熬夜交差了事……

在這裡,你們叫我seven;同一時刻,他們叫著我的名字,我是女兒、是情人、是朋友、是員工……是別人眼中的脫線鬼,是那個常惹出笑話、白目不懂看人眼色的平凡女子。

 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,怎麼會變得如此虛擬?」

 我當然也會在MSN上與朋友聊天時,湧起一股想見面的衝動,想聽對方的聲音,想看對方的表情,想大笑時激動的拍打對方的肩膀。

那些生動表情符號,怎麼比得上他們一個淺淺的微笑;

那些代表語氣的「喔!呢!耶!咦!」,怎麼比得上他們言語中自然流露的默契。

沒有表情和聲音,我只能試圖在一堆文字中,尋得對方的真正含意。

 偶而,會感到寂寞,隨著每一次每一次的談話,累積更多的是思念,彷彿每敲打一個字,都是在醞釀下次見面的投契。到時候,縱使錯過了,也能馬上進入狀況,我會知道你說的老王是誰,你會知道我罵的小李是誰。

當朋友在遙遙的另一端,對著電腦螢幕流淚,我並沒有置身事外的淡然,反而和傅子菁相同的升起一股無力感,多希望對方能看到我專注聆聽的表情,也許眼淚止不住、對事情也無裨益,但多希望我的皺眉點頭會讓對方知道我的感同身受。

 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流,怎麼會變得如此虛擬?」

 這是個大量生產、選擇眾多的時代,太快、太冰冷,令人無所適從,當人們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與舒適,心中勢必有一塊悄悄的失落。

但不我認為其中包括了對人的關懷與真誠。虛擬的也許是方式,但情感交流的絕對是真實無比的。

網路上的稱網友,球場上的稱球友,一同看病的稱病友……既然都有個「友」字,那必然建立在友誼的基礎上。

我在這真誠的將自己鋪展開來(當然不包括我的住址和身份證字號),所以才會引來你們真誠的向我攤開自己,不論區塊大小與否,不論你們是否私底下會挖鼻孔吃鼻屎,於此刻,這些感人心曲的互動,將會是我一生真實的回憶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ogsev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